时间:2022-09-15 23:50:56 | 浏览:2916
记者 唐卫平 肖慧 单家庆 丁时慧 通讯员 朱樟杰 张承嘉/文 王明睿/图
滔滔澧水从源头奔流而下,到了下游,河道变得平缓,素有“江南明珠、九澧门户”之美誉的津市就在澧水尾闾,依水运而生、靠工业而兴,这座被人津津乐道的城市带着天然的开放基因,在岁月中修炼得有颜值更有气质。
我们赴津市采访的这天,2020年中国•常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的热度还在持续。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实施三年来,津市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健康食品、精细化工“三主一特”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来势迅猛,津市作为重要的分会场,本身就是一种认可。“三年来,我们一心一意谋项目、抓招商,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创造,津市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一见面,津市市委书记傅勇就打开话匣子,言语中透着坚定。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拓的举措,让津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三年来,津市规模企业达到138家,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以年均25%速度增长,今年预计产值突破50亿元。1—9月,津市工业税收增速、工业用电量增速等最能真实反映工业发展情况的指标位居常德第一;三年来,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聚焦国家级园区创建目标,大力推动园区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2019年,他们在全省园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前进22位,被评为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园区、绿色园区;三年来,共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溢多利系列项目成功纳入全省“五个100”笼子,宁能热电、经世新材料、引航生物、窑坡渡千吨级码头等3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已建成投产。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件事一次办”经验在全国推广,荣获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
“产业特色逐步凸显,园区基础不断夯实,项目建设有力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良好的发展势头让津市人民倍感鼓舞。说到底,我们现在所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全市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傅勇说。
具体来说,一是聚力脱贫攻坚。津市虽然是非贫困县,但坚持对标贫困县标准,把最强的领导力量、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由1188名党政干部结对帮扶1801户贫困户。深入推进产业扶贫,采取村级基础产业、镇级主导产业、市级重点产业“三重产业叠加”模式,大力发展藠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产业联结、人人有收益分红。
二是聚力城市提质。一方面,通过棚改改变了面貌。建设保障性住房1.27万套,改造棚户区3.33万户,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通过创建提升了颜值。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精细,成功创建为全国卫生城市,3年蝉联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三是聚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率先进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存折”制度获全省管理类创新奖第一名;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绿色庭院5700余户,建成示范屋场44处。
“发展产业是富民强市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围绕‘三主一特’产业抓项目、稳投资、增后劲。”谈及津市下一步的发展,傅勇思路清晰。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引航生物、宁能热电、湘澧盐化系列技改等项目年内投产运行。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抓好呼南高铁、淞虎航道、疏港铁路专用线等重大项目跟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抓好汽车车桥产业园、深圳麦普奇医疗耗材产业园、大泽农生物科技等一批在谈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提升企业帮扶温度。持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帮助做好融资、争资、减负、转型等各方面工作。
“工业是津市发展的底气与希望所在。我们将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集中精力抓产业,久久为功强实体,努力闯出一条符合津市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访谈结束,傅勇信心满满的话语让我们对津市的美好明天无限期许。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福建省三明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共建的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正式开园,将重点发展智能互联、生命健康等产业。 三明迎来“中国硅谷”,红色老区转型升级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毛主席率领红四军,
一字之差 一城飞变——改革开放永安撤县建市发展纪实●三明日报记者 杨燕蓉 叶紫薇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从县到市,一字之差,一城飞变。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4年,永安撤县建市,成为三明辖区唯一的县级市。岁月流金,时光更迭,桃源深处有
近日,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印发了《温州市龙湾区未来城区建设行动方案》,以公共服务提质工程、美丽生态筑底工程、数字赋能创新工程、产业价值增能工程、综合交通迭代工程五大工程百个项目为着力点,构建魅力龙湾、绿色龙湾、智治龙湾、科创龙湾、枢纽龙湾五大新
“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楼阳生书记的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努力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争当全市高质
映象网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王会锋)“围绕市委提出的‘五个准确把握’要求,以及‘八区联动’重点任务,结合源汇区实际,初步确立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总体发展思路。概况起来,就是‘一跃三高三提五突破’的主要目标,‘一中心一基地一融合’的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余明磊)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召陵区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召陵区将按照市委部署,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10月18日,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时表示。他指出,下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板块间的相互切磋。每座城市各个板块的均衡发展,也使城市的综合面貌匀称而饱满。位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正如中心城区的展翅一翼,应势乘风起,项目串珠成链。沿人民路一路东行,在人民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就是马村区焦东融合创新城和焦东生态
项目提速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续航加油大通区全力攻坚重点项目,截至10月份,年度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其中新落地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7.8亿元——项目提速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续航加油占地59亩,概算总投资1.5亿元的大通工业新区标准化厂
2060年中国将实现"碳中和",基本上替代火力发电、燃油汽车,并且基本完成建筑零排放。六安市裕安区坚持绿色发展,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12月1日,夏尔特拉(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考察洽